![]() |
|
![]() |
|
守住“天下粮仓”: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应时而变 发布日期: 2018-8-6 8:48:30 浏览人次: 3779 金融动态测试简介内容...3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岚 特邀嘉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油部总经理 欧阳平 由政策性业务为主向政策性和市场性业务并重转变;由粮棉油收储为主向粮棉油全产业链转变——这是2018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最重要的任务目标,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加速向前推进。如何切实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努力扩大市场化收购,搞活粮食流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么,针对粮棉收储政策的调整,农发行如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粮食收购的主导银行作用?近日,《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农发行粮棉油部总经理欧阳平。 主持人: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正在加快推进,这是否会对农发行粮棉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您如何判断当前面临的形势? 欧阳平:市场化收购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制度性安排,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支持市场化收购是中央对农发行的要求,也是农发行自身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顺应改革、支持改革,如何在市场化改革中争取主动地位,如何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满足市场化改革的需求,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对于当前形势,我认为,中央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对农发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发行不但要做好粮食储备,而且要做好粮食供给,还要保障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装的是自己的粮。 与此同时,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中央提出“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意味着市场性收购将成为解决粮食收购问题的主要方向,农发行面临着既要保收购又要防风险的两难选择,工作难度将会大幅增加。特别是粮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由国家确定向市场供求关系确定转变,政策性收购“包打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再加上政策性粮棉油“去库存”的政策影响,农发行以政策性为主的粮棉油贷款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此外,农发行所处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随着粮棉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粮食收购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市场收购主体日趋多元化、客户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化。粮棉油产业集团化、规模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议价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农发行在客户营销、客户维护、信贷管理、金融产品、服务手段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主持人: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为什么要强调做好粮油市场化业务? 欧阳平:粮油工作事关国家大局,事关农民兄弟的切身利益,农发行始终把粮棉油信贷工作作为初心、基础和天职,作为全行各项业务发展之基。 做好市场化粮油信贷业务是充分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的根本要求。做好粮油信贷工作始终是农发行不变的使命,始终是彰显政策性银行属性的核心业务,始终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着力点。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要回归本源,做好主业,努力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力支持好粮油市场化收购。 做好市场化粮油信贷业务也是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农发行依靠政策性收储实现业务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单靠收储业务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农发行必须走向市场,迎接挑战,融入产业谋发展。积极推动粮油信贷业务由政策性业务为主向政策性和市场化业务并重转变,由依靠收储单驱增长向收储供给双驱发展转换,由支持粮油收储为主向服务粮油全产业链转型。 做好市场化粮油信贷业务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新时期,农发行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主动适应市场、把握商机,利用政策调整的窗口期巩固优势和特色,要在从传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换中,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国家收储政策的改革,发展市场化业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要按照“贴近市场、贴近企业、贴近基层、贴近责任”的原则,构建信贷产品更全面、业务结构更合理、信贷制度更完善、风控措施更有效的粮食安全信贷支持体系,推动农发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那么,为了顺应改革、支持改革,实现粮棉油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农发行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欧阳平:首先,明确发展粮棉油市场化业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的,适应国家收储政策改革的调整,树立“大市场、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坚持在不“打白条”的前提下防控风险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粮油信贷以收储为中心,向供给和粮油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努力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信贷支持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全力打造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银行。 在此基础上,农发行明确了总体要求,即专注主业、回归本源;履行职责、尊重规律;对接市场、扩大份额;守住底线、有效发展。农发行要增强战略定力,履行好政策性银行职责,尊重市场规律,尊重银行规律,按规律办事,按照经济决定金融的原理,回归实体经济、回归产业链。不断扩大支持收购、供给和全产业链的市场份额,发挥农发行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守住贷款风险底线和收购不“打白条”的底线,要在保持一定份额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明确市场化业务发展重点和方向。一是发展粮油市场化信贷业务,做好购销储加是根本。粮食主产区,重点是保收购,巩固住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地位。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特别是大中城市,重点是保供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发展粮油市场化信贷业务,做强加工是关键。积极支持主食产业化,重点支持龙头加工企业开展优质米、专用粉、全麦粉、薯类及其制品等绿色优质营养健康产品加工。支持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的加工企业发展燃料乙醇、酿酒、生物医药等粮食深加工项目。三是发展粮油市场化信贷业务,做大流通是基础。积极支持国家提高粮油流通把控能力,打造产销区有机衔接、产业链深度融合、经济高效运行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四是发展粮油市场化信贷业务,做活产业是重点。围绕粮油产业链发展需求,统筹整合信贷资源和信贷产品,创新信贷模式,大力支持粮油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五是建立与市场主导份额相适应的客户群。客户群建设要因地制宜、优中选优,按照“保份额、调结构、成主导、重质量”原则,建立有梯次分布的客户群。 再次,明确发展粮油市场化业务的保障措施。建立与市场化业务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压实责任,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地。与此同时,建立权责利对等的考核机制,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提高各级行发展粮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