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西南财大之行所思所感 发布日期: 2019-5-17 11:56:38 浏览人次: 1302 5月5日至11日,我欣欣然参加滁州市金融学会组织的前往西南财经大学学习。第一次出这么远门的我,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更深刻感慨祖国发生的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出行方式的变迁。由于距离成都有1800多公里,我选择了飞机来回,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飞机,3个小时的飞行很快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成都。想想过去的交通,记得我小时候,家住农村,走的是乡间小道,崎岖不平、布满泥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的工具,除了两条腿,奢华一点的就是自行车。因为地处偏僻,不通公交,偶尔看见行驶着的货运卡车,几乎从未见过的士和私家轿车。85年上高中时,因为要到离家十几公里外的中学去读书,第二年父母才咬牙为我买了辆自行车,91年参加工作之后,周末回家全靠来回倒腾公共汽车,由于班次少,车厢人多不说还经常因错过最后一班公交车无法回家。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具备了汽车消费的能力,不少市民告别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将私家车作为日常生活出行的交通工具。人们出门探亲旅游,稍远的都选择坐动车或飞机,过去需要几十日乃至更久的漫长旅程,如今只需十几个小时就可到达,哪才叫一个“爽”。 其次是支付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上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以及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等课题,让大家感受最深的,也是最直观的就是现代支付方式的改变,由初始的现金支付,变成了现在方便又快捷的扫码付款,这样的支付方式的出现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更好的便捷,人们只需要带着一部手机就可以。就拿安徽农金来说,过去的信用社发展初期,当时的办公场所是几间乡镇府借用低矮的瓦房,营业间只有8平方米左右,水泥柜台,铁栏杆,办理业务全凭手工操作,常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每到6月30日结息时候,更是忙得要命,首先把所有存款账通打一遍与报表核对,每个人都抱着厚厚账页,加班加点干到深夜。等到结息时,还要一笔一笔算利息,最后把上完利息的账页再通打一遍,直到核对无误方可罢休。年终决算合并会计报表,人忙算盘更忙,眼在账簿与算盘间滚动,手在算盘上灵巧跳跃,回想起那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像如今,低矮的瓦房营业办公场所被宽敞明亮的楼房所代替,统一装潢设计,实行功能分区,营业厅窗明几净,花岗岩柜台,防弹玻璃报警器,办公工具也由计算机代替了算盘,会计结算由手工操作变成计算机电算化处理,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农信银系统实现了通存通兑,各种功能的银联卡相继开通,手机银行、信用卡、金农信e付、金农信e贷等现代电子银行业务全部办理,足不出户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 另外就是汶川地震后的变化。培训班安排参观汶川大地震纪念馆现场教学,201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发生特大地震,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迅速采取行动,组织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开展救援,调集八方人马抢修生命通道,竭力将伤亡降到最低,将损失减到最小。抗震救灾结束后又迅速开展援建工作,建立“一省帮扶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机制,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为重建美好新家园而努力。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的面貌已焕然一新。来到映秀镇,若不是那些地震遗址和纪念馆,很难把它跟8.0级的特大地震联系起来。这一系列行动无一不体现国力之强、国家之强。只有强大的中国才能举全国之力换回一个浴火重生的新汶川。 短短一周内,通过所行、所学、所看,以上三个变化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的提升。我切身感受到祖国70周年沧桑巨变,我爱我的祖国,我愿尽己之能发莹莹之光,尽绵薄之力! 收笔之际,转头,窗外,夏花绚丽迷人。(郑经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