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详细内容

培养良好习惯 珍惜道德财富
发布日期: 2019-3-2 19:00:11     浏览人次: 1553    

 

 昨天晚上在家,邻居家的小孩来我家串门玩,看到很多玩具玩的很开心,最后走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玩具要带回家玩,我们都说没事带回去玩吧,她的妈妈就是不允许,即使小朋友大哭大闹,也坚持不让他带回去,其实我们也都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做,“不能让他养成拿别人东西的习惯”,我想,只要是孩子的家长,都明白这是一个多么不好的习惯啊!一旦习惯养成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他会认为这样做也没什么,是理所应当。我想,当这位妈妈说三次“别人的东西不能拿”的时候,第四次,我相信他的孩子在走的时候肯定会把不属于他的东西放下,即使他是那么的不舍。他的孩子会长大,会走上工作岗位,起码不会成为一个看到东西就想拿的那么一个人。

已是夜里12点多钟,看着我8岁的儿子熟睡恬静的样子,想想我平时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吧。然后我就想到了单位里面播放的全国各地银行人员犯罪的真实事件,这些违规违法甚至家破人亡的鲜活事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也是一名银行员工,他们有家庭有事业有前途为什么要铤而走险?为什么这些明显的犯罪事实怎么就能持续那么久?那些犯罪思想怎么就会一步一步变为实际行动的?我一咕噜爬起来打开电脑,把我想讲的话写下来。

坏的习惯毁了他们!

也许他们的坏习惯从小就有,也许是走上银行这一特殊的工作岗位才有。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了,为以后的违规违法埋下了罪恶的伏笔。作为一名银行员工,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好的习惯?

一、习惯认为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家庭。银行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跟钱打交道,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那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我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陷阱,跌进去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让我们为了一时的贪念放弃一个幸福的家庭。任何一个不良动机一闪而过的时候,马上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违规违法,而是爸爸妈妈慈祥的眼神、老婆老公的微笑,孩子叫你时纯真的笑脸。这才是银行员工应该保持的习惯。

二、习惯生活在真、善、美的朋友圈中。俗话说的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因为我们在银行上班,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有“坏”思想的朋友、亲戚有意无意的靠近我们。这种因果关系每一位银行员工都可以感受得到。有的亲戚朋友一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帮我搞点钱。当你再询问他条件,他会告诉你什么都没有,即使你当时拒绝了他们,他们还是会联系你让你想想办法。这种情况,唯一正确的、单纯的做法就是“六亲不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员工的习惯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自觉远离不适合我们银行人待的圈子,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歪风邪气。弘扬正气,自觉遵守读好书、交好友,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有利于好的价值观形成的生活习惯,摈弃那些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垃圾,这些习惯看似无所谓,实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习惯把自己看成一只生活在美丽森林的小鸟,但森林外面布满了高压线。森林宽广而又美丽,我们可以在里面自由的翱翔,充分施展自己的歌喉欢快的歌唱,为整个森林增添了美妙的音符,而森林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员工禁令、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都是银行人头顶上高压线,触碰之人,必将自取灭亡。员工禁令、规章制度不是一纸空文、法律法规更不是儿童游戏,习惯养成遵纪守法,心中有德又有法。每一个银行员工都是社会上的一份子,心中视法律为儿戏的习惯只会让我们如履薄冰,摇摇欲坠!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要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自觉养成。单位也通过正反面教材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一次次的提醒着我们银行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自觉的遵守银行职业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是银行人必备的习惯。

每一位银行员工都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珍惜“好习惯”这一种宝贵资源和财富,好的习惯产生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我们银行人在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立身之本。(孙建华)

    
[字体: ] [打印] [关闭]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动态 | 自律维权 | 社会责任 | 员工风采 | 法律法规
滁州市银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huzhou Banking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滁州市凤凰东路476号  电话:0550-3078601  邮箱:czbanker@163.com
      皖ICP备12018106号
皖公网安备 34110202000215号